陳東東:誰也不知道我伏案在辦的公事竟然是一首詩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孫凌宇 南方人物周刊實習記者 劉家如 日期: 2023-06-25

“我的變化不像有些詩人那種階段性明顯的突變,而是像博爾赫斯的小說《皇宮的寓言》里描述的那樣,宮里每隔50米就有一個塔。第一個塔是米黃色的,最后一個塔是深紅色的,每個塔之間,顏色在一點點地變” (本文首發(fā)于南方人物周刊)

(彭輝/圖)

照片上的陳東東,大多是黑白照,且來來回回就那么幾張——像是動畫片Snoopy里的老實人查理。大鼻頭,眼鏡背后藏著兩顆黑豆,一點無辜,一點憂愁,仿佛對著掌鏡的人無聲地發(fā)出“嗯?”的輕問;兩小簇眉毛毫無攻擊性,也沒什么存在感。

朋友們一旦過了60歲,他便在文章里給他們加個前綴——老北島、老多多。如今他也到了這個年紀,紫色詩集擺在一旁,作為他過往40年成果的濃縮證物。多多曾說,“詩人/的原義是:保持/整理老虎背上斑紋的/瘋狂”。

以此為標準的話,陳東東似乎不太符合。他曾引用卡爾維諾在《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里提到的“火焰派”(隨時間而成長、消耗其周圍物質的寫作風格或方式)和“晶體派”(結實、理智、透徹、潛在、內斂、明晰、冷笑話的),堅稱自己屬于后者。

這種風格外化于旁人的評價,美化的是,“似乎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某種安靜、冥想的氣息”;直言不諱的,則是“很少說話、相當內向、不容易接近”。他深表認同,總是迫不及待地向來訪者提前聲明,自己面對陌生人的羞澀和不知所措,不會喝酒,不會抽煙,訥于談吐,不懂交際,以及,口才不好。這樣對方在聽到類似“基本上只有在要寫這首詩的時候你才會去寫這首詩”的含混表達時也就不至于太驚訝。

比起一對一的采訪,他更害怕朝向公眾的發(fā)言和表演。1984年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一所高中做教師,強撐了兩年,便“主動、堅決地離開了講臺”。他是學校里極少數不用做班主任的語文老師,逃避了召開家長會時置身一屋子陌生人中間的麻煩與慌亂;也是為數不多從不給學生打不及格、放學后還會應邀跟他們一起打牌的老師,多次被教導主任叫去辦公室訓話。

同事們對他的做法充滿疑惑,而他對旁人司空見慣的舉動也同樣深感不解。他們習以為常地利用課間時間在辦公室里要么閑適地擇菜聊天、要么板起臉給不聽話的學生點顏色看看。現在回憶起來,陳東東的口吻里仍透著不安和惶恐,仿佛彼時承受了那些屈辱和謾罵的,并不是某個倒霉學生,而是角落里默不作聲的年輕的他本人?!拔疑险n也有調皮搗蛋的,但我從來罵不出口,很難聽的。”

受益于十分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父母對他幾乎從無管束。沒有檢查過一次作業(yè)、問過一次分數。唯獨在高考填志愿時,母親做了干涉,將他寫好的外地院校劃去。自此,那些報考地質或航海專業(yè)、加入探險隊,去漂流或尋找巨人、野人和雪人,成為職業(yè)旅行者,退而求其次導游也行的美好愿望,都成了空想。

留在出生地的陳東東,考入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在那里遇見了室友王寅?!拔艺J識他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很好的詩人了。我剛開始寫詩時受到的影響都來自他,來自他抄錄在一個——我現在仍清楚地記得的——紅色塑料封皮的筆記本里的聶魯達、泰戈爾、艾青、維爾哈倫、蒙塔萊、龐德、阿萊桑德雷和艾呂雅?!彼麕缀跽諉稳四潜竟P記本里的翻譯詩,也從那里第一次接觸國內詩人,讀到了北島、江河、舒婷和顧城。

他和王寅等人創(chuàng)辦了名為《傾向(WM)》的詩刊,在大學期間便開始認真地、狂熱地寫詩,并意識到“詩是一生的事情”。教書之后,他發(fā)現這項事業(yè)和寫詩一樣,都需要全力以赴,權衡之下,只好放棄前者?!霸趯懽鞯募妓嚪矫?,我那時似乎初窺門徑了。我寫得相當多,很難去顧及其他事情,熱情如高燒不退?!?/p>

“那幢大樓不斷出現在我的寫作里”

1986年,陳東東離開任教的學校,到位于外灘的上海市工商業(yè)聯合會上班。幾年前他再次前往香港路,發(fā)現曾無數次進出的地方如今已成了危房。他在門口徘徊一陣,拍了一張照后便黯然離開。

他上班后不久,詩人鐘鳴來上海,被帶進那幢大樓。那幢位于黃浦江、蘇州河之間三角地帶的、有著科林斯式列柱柱廊的古典復興風格的大樓。目睹陳東東像卡夫卡一樣呆在陰暗的辦公室里,“如果有什么使別人坐立不安,那肯定是他的枯坐?!?/p>

在當事人看來,事情倒并非絕望到一無是處。他供職于“史料室”部門,名義上要做的事情是整理舊工商史料——摘抄《申報》,幫那些原工商業(yè)者、那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修訂甚至代寫回憶錄,后來又參予上海地方志的撰寫。

置身清閑的辦公室,也許,一個月的公事可以在三小時內就辦完。剩余的時間他便用來寫詩、讀書,甚至溜上大街,到外灘散步或跟朋友喝茶。上司和同事們認定這是個沒什么抱負和出息的人?!皭巯蛏吓赖耐螺^喜歡我,因為我對他們毫無威脅。誰也不知道我那么認真專注地伏案在辦的那件公事,竟然是一首詩。”

“廣場的大理石覆蓋著地下金庫,那里面貯滿了金條、銀元、英鎊和鴉片?!彼械貙戇^那幢大樓,取名《回字樓》?!皩嶋H上,那幢大樓和它(風格)的變體不斷出現在我的寫作里。它不僅是現實的,而且是歷史的和象征的。它成了我的寫作也許不浮出水面的一部分,尤其當我做出決定,再也不走進那幢大樓以后——它名符其實地成了我在寫作中即使忘卻也一樣存在著的一部分過去,一種氛圍?!?/p>

坐班十幾年后,他于1998年辭職,在21世紀所有突變來臨前過起安靜本分的生活,專心投入寫作。他喜愛一個叫康拉德的作家,眼熱其漂泊二十多年、行萬里、真正稱得上“浪跡天涯”的詩人生涯。

回望自己的前半生,發(fā)現它單調得一目了然?!爸皇菑募依锍霭l(fā)去學校,爾后則改為每天去一幢毗鄰黃浦江的大樓上班,坐在一間檔案史料室里憑窗翻看舊《申報》縮印本。這種日子,我過了很多年?!?/p>

于是他自然又想到博爾赫斯,這位20歲出頭就扎根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著名作家,成了他的榜樣和對未能如康拉德般周游世界的自我慰藉。

而作為中西文明交匯之地的上海,也給了詩人漫長的滋養(yǎng)。在起步初期,他便見識了上海的眼界,“在我這兒,有時候甚至是讓我略感不安的冷淡。譬如1983年顧城來我們學校演講,我并沒有去聽,只是中途路過,在后排看了一眼就離開了?!?/p>

“上海的好天氣集中在秋天,特別是上午,安靜、明澈,這既是狀態(tài)又是氛圍,筆尖在白紙上可以像航空公司的噴氣式飛機在晴空里劃一條漫長的弧線?!边@里是他創(chuàng)作的穩(wěn)固場所,更為他與好友的交往任勞任怨地提供著適宜的布景。

其中一位是“上海女婿”張棗,自從1996年將近春節(jié)時回上海后,他就一次次頻繁地到上海。陳東東記得,張棗最愛上海商城一帶的南京路街景,笑盈盈地贊嘆:“我回長沙,每天要經過的一個高架路的拐彎,竟然是銳角度的,司機每次開過都要罵娘……可是上海真的做得好,很現代……”

1980年,上海,與大學同寢室同學王寅等在上海師范學院合影(受訪者提供/圖)

他與張棗玩心理測試游戲,要他依次說出自己最喜歡的三種動物,然后告訴他,他第一喜歡的動物代表自以為的形象,第二喜歡的代表別人眼中他的形象,第三種則是他本人真實的形象;跟他從吳江路上紅燒獅子頭出名的“東方快車”小餐館吃晚飯出來,重新走到南京路上,身陷于四周燈火通明的峽谷,張棗不免沉吟起來:上海,這座大都市里一定會有一個真正的去處,一個真正接納詩人的去處……可是這個去處又在哪里呢?

看膩了海鷗,發(fā)現軍艦鳥

他將這些記憶的完整片段寫進《我們時代的詩人》,文章皆從個人視角出發(fā),“寫的都是當代一些比較重要的詩人的故事,盡量不去做評論家或是教授課堂上講解那樣的寫作”。書中選取了四位詩人,昌耀、食指(郭路生)、駱一禾、張棗,“其中三位詩人都已經去世了,我現在還在接著寫一些詩人”,這個系列的名單最后包含二十多位。

他是極其推崇慢功出細活的人,從沒想過那么快就將四篇專欄文章集結成書出版,由于本就寫得匆忙,后續(xù)又做了很多補充和修改,但耐不住編輯一直追到飛機場要跟他簽約,實在不好意思當面拒絕,只好同意先倉促地出一本,并反復交代,等二十多位全部寫好了以后再出下一本。

“真正讓作者本人放心的詩集近乎不存在,放心的程度總是與詩集的厚度成反比?!标悥|東一度秉持這樣的觀點,最近詩集《略多于悲哀》印刷出來,他倒是松了口氣,對整體頗為滿意。一方面也許是他將之視為60歲的禮物,另一方面是新書展示了2016-2021年的最新創(chuàng)作,例如地方詩系列。

陳東東和張棗,2005,蘇州(受訪者提供/圖)

早些年他曾堅定地表示,“相較于80年代那種明凈、細致、口味挑剔的寫作,我90年代直到近期的寫作就相對開闊,相對和多少有點兒晦暗和不潔。”待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年限拉長至40年,許多答案又模糊起來。如今他說,“我的變化就不像有些詩人那種階段性明顯的突變,而是像博爾赫斯的小說《皇宮的寓言》里描述的那樣,宮里每隔50米就有一個塔。第一個塔是米黃色的,最后一個塔是深紅色的,每個塔之間,顏色在一點點地變。閱歷、閱讀、寫作的積累不一樣,寫到后面,就會有變化。但你非要我說出我的整個變化,自己很難談明白?!?/p>

翻看幾十年前寫的那些詩,他恍惚覺得它們“像別人寫的一樣”。“那個時候寫得挺好,剛寫完,怎么看你都覺得還要改。但是很多年以后你再看這首詩,就發(fā)現它已經高度成型了,不能再去改動它。而且你現在覺得寫的時候碰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說音節(jié)上的處理,以前不是解決得挺好嘛?!?/p>

旁人評價他的詩,提到最多的一個是其詩歌結構中的音樂性,或許來自父親是音樂學院教師、母親是越劇演員的音樂家庭的耳濡目染,另外便是其語言的“唯美”。

印象派畫家德加也寫詩,有一次他問馬拉美:“我弄不懂,這首小詩,我怎么就寫不成,其實我腦袋里裝滿了思想?!瘪R拉美回答:“德加,寫詩靠的是詞,而不是思想啊。”

陳東東詩里的詞很早就展露了異樣的光芒,在他們剛開始寫作的1980年代,“語言很糟糕,有很多陳詞濫調?!笨茨伭恕耙傍澴印薄昂zt”,他刻意在動物園找一些奇怪的鳥;加上中學時反復翻讀、臨摹的插圖版《希臘神話與傳說》,所用意象往往叫人眼前一亮。

《文學報》上的評論文章是這么評價陳東東的作品的——

“他的詩歌基本上都是及物的,但又不是寫實主義,意象非常豐富,與他的視野開闊和閱讀有關。他的意象中既有自我經驗、中國經驗,又有間接的來自書本的西方經驗,特別是這種海洋性的意象,比如軍艦鳥、鷗鳥、海神,我們農耕民族就覺得非常奇異。他詩歌中的海洋氣息和埃利蒂斯的海洋文化有一種互文關系,希臘的陽光明媚,對于人的贊美這種精神和我們東方人對真善美的愛,也有契合之處。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寫上海生活的文本,有一句寫的是從橋上下來的雙層大巴士’在銀行大廈的玻璃光芒里緩緩剎住車’,太棒了。這首詩的名字叫《外灘》,沒有在上海生活過,或沒有感觸的寫不出這樣形神兼?zhèn)涞某鞘薪涷??!?/p>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0期 總第810期
出版時間:2024年10月21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